【原创】物以“硒”为贵硒元素你了解多少?
近年来,在超市或市场上,你会发现慢慢的变多的食用产品贴有“硒”的标签,如富硒大米、富硒面粉、富硒鸡蛋、富硒水果等,这一些产品的价格也通常比普通同种类型的产品贵一些,可谓“物以‘硒’为贵”了。
硒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Se,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Ⅵ A族。硒于1817年由瑞典化学家永斯·雅各布·贝采利乌斯从硫酸厂的铅室底部的红色粉状物中发现并命名。硒单质是红色或灰色粉末,带灰色金属光泽的准金属。硒的化学性质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和硫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用作半导体和光敏材料、电解锰行业催化剂、动物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和植物有益的营养元素等。
硒在自然界有两种存在方式:无机硒和植物活性硒。无机硒一般指亚硒酸钠和硒酸钠,从金属矿藏的副产品中获得;后者是硒通过生物转化与氨基酸结合而成,一般以硒蛋氨酸的形式存在。
硒是动物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生物量需求量较小,占生物体总重量在0.01%以下的元素)之一,对人体健康有着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硒有保护心脏、增强人体抗氧化能力、提高免疫力、抗衰老、解毒、预防病毒性疾病、增强生育能力等作用,享有“生命的火种”、 “长寿元素”、 “抗癌之王”、 “心脏守护神”、 “天然解毒剂”等美誉。已知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四十多种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病、前列腺病、癌症等)都与人体缺硒有关;反过来,科学研究证明土壤富含硒是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知名的“长寿之乡”广西巴马、新疆和田、重庆江津土壤中硒的含量远高于别的地方。然而,硒的摄入数量必须适当,如超过人体需要,就会产生类似重金属中毒的病症,大量的硒摄入甚至有可能导致慢性中毒而死。
不同于动物和人类,目前的研究认为硒对植物是一种非必须但有益的营养元素。适量的硒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和代谢,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强植物的抗氧化性和抗逆性,缓解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等,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过量的硒对植物有着严重的毒害作用,会抑制植物的生长和生理活动,甚至导致植物死亡。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不同植物对硒的耐受浓度范围和硒中毒的症状都有几率存在很大不同。
人体硒的摄取量与土壤硒含量有很大关系,是因为植物性食物是人体硒含量的重要来源,而植物性食物的硒含量决定于当地土壤中的硒含量。
硒是地球上的稀有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仅为0.05×10-6,由于受到成土母质、天气特征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全球土壤中硒呈明显的地带性分布,这种不均匀分布使得全球有2/3的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硒。我国是一个既有丰富硒资源,又存在大面积缺硒地区的国家。湖北省恩施市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探明独立硒矿床”所在地,境内硒矿蕴藏量丰富,还是全球天然生物硒资源最富集的地区,被称为“世界硒都”。丰富的天然硒资源对当地人民的身体健康具备极其重大意义。然而,局部地区过高浓度的土壤硒对生态系统、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危害,会造成土壤硒污染,因此同样需要对这些土壤做修复。尽管如此,我国仍是个缺硒大国,二十二个省(市)的72%的地区约七亿人生活在不同程度的缺硒地区(土壤硒含量低于国际公布的正常临界值0.1 mg/kg)。土壤缺硒导致我国种植的农产品硒含量普遍不足,目前我国人均硒摄入量不足30微克/天,远低于中国营养学会提倡的人均每天60-400微克/天(根据不同人群而定)的硒摄入量标准,远不能够满足国民健康对硒营养的需要。
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我国的土壤硒资源,满足国民对硒的需求,提高全民身体健康水平,是政府部门和科学研究将来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著名营养专家于若木在谈到中国硒缺乏问题时强调:人体缺硒是关系到亿万人民健康的大事,应当像补碘那样抓好补硒工作。美国农业部微量元素首席专家Gary Banuelos曾指出:硒将成为21世纪最具影响的微量元素,硒对人体健康的意义已成为营养学乃至医学界的广泛共识。
2005年,全国补硒工作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并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全民补硒,刻不容缓。由此,中国掀起了一场补硒狂潮。517,是“我要硒”的谐音,因此5.17被定义成中国的全民科学补硒日,第一届全民补硒日自2013年5月17日开始。
首先要了解人体要多少硒元素,1988年营养学会提出成人每天推荐补硒量50-250微克,最高不可超过400微克。当然针对不一样人群补硒量也是不一样,需要在医生或者营养师的推荐服用量服用。
然后就是在补硒之前应查明缺硒的原因,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准确地补硒。造成现代人缺硒有4大原因:(1)粮食、果蔬含硒量少,因摄入不足而引发缺硒;(2)饮食结构不合理,如偏食、挑食等,影响人体对硒的吸收;(3)长期大量饮酒、盲目减肥、上网过度等不良生活小习惯可导致人体缺硒;(4)中老年人对硒的吸收能力差、消耗多。
也就是说,补硒最重要的根据身体需要,缺多少补多少,定量补充。目前市场上的富硒产品很多,应该遵从“食补为主,药补为辅”的原则,并坚持正确的服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