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条锦鸡儿:防风治沙多面手
“柠条是个宝,既是林又是草,防风固沙保耕地,放牧烧柴做肥料,还是牲口救命草。”这是农牧民生动描述柠条价值的顺口溜。柠条具有较强的耐干旱、耐瘠薄、耐严寒、耐酷热、耐盐碱等特性,其根系发达,萌芽力强,生长旺盛。它被称为固沙先锋,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方面表现出很强的能力。同时,柠条枝叶、花和种子养分丰富,是优良的饲料,也是优良的薪材,还可做生物质发电原料。其根具有根瘤固氮作用,能增加土地肥力,枝叶还是优质绿肥。柠条的花如振翅欲飞的金色鸟儿,具备极高的观赏价值,形成的柠条花海更是亮丽的风景,也是优良蜜源。总之,柠条具有较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是三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重要树种,也是干旱牧区生态修复与发展大规模产业并举的主力树种。
柠条锦鸡儿,属豆科锦鸡儿属落叶大灌木,其高度能达4米,别名柠条、毛条、白柠条等。其老枝呈金黄色且富有光泽,嫩枝则覆盖着白色柔毛;羽状复叶上有6至8对小叶,小叶呈披针形或狭长圆形,灰绿色,两面均被白色伏贴柔毛所覆盖,前端还有刺尖;长枝上的托叶会硬化成针刺。它的花为黄色单生,蝶形花冠,花期在5月;荚果呈椭圆形,顶端斜尖,果期为6月。该植物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其萌芽力强,平茬后每个株丛能再生出60至100个枝条,形成茂密灌丛,萌条当年可长至一米以上。其寿命通常可达几十年,有些甚至能达百年以上。
柠条是防沙治沙的重要植物之一。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卓越的生态功能,能够在干旱、贫瘠的土地上生长,适应恶劣的环境条件。它的根系发达,深深扎根于地下,能够牢牢固定沙土,防止水土流失。同时,柠条茂密的枝叶能够大大降低风速,减少风沙对土地的侵蚀。
在防沙治沙过程中,柠条发挥着关键作用。它通过自身的生长和繁殖,逐渐扩大植被覆盖面积,提高土壤质量,为其他植物的生长创造条件。柠条还能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此外,柠条的种植和养护相对简单,成本较低。通过广泛种植柠条,可以轻松又有效地遏制土地沙化的趋势,改善生态环境。
柠条具有多种优良特性,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方面表现出色。它能耐受零下39℃低温和55℃酷热,在固定、半固定和流动沙地中也能正常生长。柠条萌蘖力强,根系发达。据测定,一丛柠条可固土23立方米,可截留雨水34%,减少地面径流78%,减少地表冲刷66%。在新中国70多年治沙历程中,柠条是重要的防风固沙树种,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与麦草方格并肩作战,为阻击腾格里沙漠扩张和保护包兰铁路作出贡献。如今,在“三北”工程攻坚战中也被大量配置种植。
此外,柠条还具有饲用价值,包括放牧、青贮饲料等多种用法。其嫩枝叶营养价值高,含粗蛋白质22.9%、粗脂肪4.9%、粗纤维27.8%,并含有较高的赖氨酸、黄酮、多酚、皂苷等活性物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牲畜生长和改善肉质,并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种子经加工后可做精饲料。在冬春枯草季节和遇灾时,柠条是主要饲料,被称为“救命草”。柠条灌木草场可四季放牧,生长5年以上的柠条草场,其可食枝叶折合成干草为每亩200公斤。
同时,柠条在薪材和生物质能源方面也有应用。其枝条油脂含量高,无论干湿都可燃烧旺盛,热值可达每千克19799千焦。在乌审召等地还有以柠条平茬材为原料的大型生物质发电厂。在工业用途上,柠条枝干皮纤维丰富,可沤制“毛条麻”,种子含油可用于制作工业润滑油,代替豆油制造醇酸树脂漆,代替亚麻油制造水溶性电泳漆。
盐池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地带,临近毛乌素沙地南缘,其特产“盐池滩羊”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然而,由于自然原因及过度放牧,20世纪80年代,全县75%的耕地出现沙化,风沙侵害严重,许多农民被迫外出务工。
为改变沙进人退的局面,人们依托“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等工程,选择柠条作为主要造林树种,持续进行治沙。同时,实行滩羊圈养,禁止放牧。但圈养滩羊所需饲料量大,虽然鼓励种植饲草,但仍不足以满足需求。
从2016年起,在治沙取得很明显的成效的基础上,人们开始探索“以林补饲”,对柠条林进行平茬复壮,并将平茬后的柠条加工成饲料,促进滩羊养殖业发展。通过与科研单位和高校合作,研发柠条平茬和饲料加工机械设备,形成了统一平茬、多点加工、集中配送的“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营运模式,年产饲料约5000吨。这些饲料不仅供应本县,还吸引了周边的甘肃、内蒙古的牛羊养殖户前来采购,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柠条林平茬复壮、滩羊养殖与农民增收相互促进,到2018年,盐池县成为宁夏首个脱贫摘帽的国家级脱贫县。人们持续以柠条造林治沙,并科学经营,到2020年,全县200多万亩沙化土地披上绿装,100亩以上的明沙丘基本消除,拥有265万亩柠条林,占保存林木面积的85%,年隔带平茬柠条林20万亩,提供饲草40余万吨,滩羊存栏量由禁牧当初的80万只增加到350多万只。同年,盐池县出现干旱情,其他饲草短缺,柠条饲料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充当了滩羊的“救命草”。目前,柠条饲料类型向发酵饲料发展,发酵饲料喂养的滩羊毛色好、发病少、肉质更鲜嫩,饲养成本降低了15%。
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位于浑善达克沙地边缘,长期面临干旱和风沙的严重侵害,环境十分恶劣。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地居民选择柠条作为防风固沙的主要树种进行大面积种植。在风沙侵害尤为严重的照阳河镇,曾有村庄被迫3次搬迁,种植乔木成活率极低。后来改为试种柠条获得成功后,全镇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柠条,逐渐形成了面积达20万亩的柠条绿色屏障。这使得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全镇的种植业、畜牧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照阳河镇也因此获得了“坝上柠条第一镇”的美誉。
现今,全县拥有的70多万亩柠条林,不仅把康巴诺尔大草原装扮得更加美丽,形成了柠条花海这一京西北旅游观光胜地,还在遏制京津风沙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内蒙古作为畜牧业大区,近年来围绕“筑牢北疆绿色生态屏障”的国家大局,积极谋划柠条产业高质量发展。
鄂尔多斯市虽然已有部分旗县发展柠条产业,且现有柠条面积已超过了1000万亩,但草原保护和建设形势依然严峻,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面积约占市总面积的一半,沙蒿为主的沙地植物群落严重制约了绒山羊、细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这一问题,该市制定了《鄂尔多斯市柠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计划2023至2025年每年柠条种植100万亩、平茬30万亩以上,目标是到2025年全市柠条面积1560万亩。方案一出,农牧民种植柠条改良沙蒿草场热情空前高涨。
鄂托克旗作为鄂尔多斯市最大的牧业旗,地处毛乌素沙地北缘,土地沙漠化问题严重制约了农牧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该旗组织专家学者研究出的新技术,合理规划利用降雨及土壤水分,抢墒播种柠条种子,带状播种并兼顾机械平茬和防风固沙效果,同时在播种带铺设智慧微滴灌管促进幼苗生长。此项技术成活率高达97%,比扦插或移栽幼苗造林方式节省本金50%,为大规模种植柠条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已成功造林3700亩。
在乌兰察布市,以柠条为主的灌草种植成了生态修复主要模式。北部横亘的一条绿化带,是20世纪90年代依托国家重大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在全市11个县大面积种植的柠条灌木林。1200万亩柠条占灌木林地的72.6%,不仅是生态屏障,更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石”。该市为加快柠条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在2023年至2027年5年内,再种植柠条100万亩,平茬利用250万亩,做大做强柠条饲料加工产业,推动全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正通过柠条产业的发展,实现生态与产业的良性互动,为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胡彩颜,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华南地区造林和园林绿化树种的苗木培育技术探讨研究。